2022年,是自2019年底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夜店行业最难的一年。
PH®北京自4月29日停业,6月6日营业四天后,再度停业至今,工体其它夜店也一样。
在疫情时代的背景和影响之下,人们正常的娱乐与社交方式正在慢慢模糊。堂食变成了一种奢侈,我们不一定何时就突然只能“路边野餐”。院线电影变成了奢望,院线佳片更是可遇不可求。电影院、KTV、夜店、酒吧、Livehouse等娱乐场所的频频关门,使得人均居家时间变得更长。这时,“户外运动”变了味儿,反而成了一些精致的“运动社交”。在家看电影、河边喝酒,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妥协的选择。
路边野餐野酒,是疫情之下年轻人对于自由最后的挣扎。
由于物业合作终止,北京苏宁影城慈云寺店于2022年4月18日正式停业。
京城老牌Livehouse「学校School」,经历了数次的关门、恢复营业、尝试外卖。
面对疫情及相关管控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夜店行业受到重创的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夜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也都在经历重重考验。
夜店到底什么时候能开门?我们还能去哪里玩儿?玩儿些什么?夜间从业者该何去何从?行业的出口在哪里?当失去创作的土壤和展示的舞台,如何坚守住热爱的文化?……
人们在一次次隔离、停摆带来的压力下努力维持生活,就像在海面挣扎着不要沉溺勉强呼吸,然而海面之下的急流依旧凶猛,太多问题等待着回答和解决。
失去夜间娱乐=
失去重要的压力出口
“原本开心快乐的事,和朋友下班后吃吃饭喝点酒,都变成了奢望,突然觉得生活很迷茫。” 小红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很快得到了朋友们一致的呼声。从事时尚行业的她,忙碌的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休闲娱乐便是和朋友们晚上小酌几杯享受音乐。在经历了一次小区封闭隔离、一次因为工体疫情封闭隔离之后,原本开朗、爱打扮的小红不知不觉已经穿着宽松的T在家发呆了快一个月,觉得“只是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穿穿新衣服”都变成了一种知足。终于结束隔离,想和朋友们举杯小聚,却已经不知道能去哪里。*
工体疫情带来的大规模隔离前,小红紧急采购的物资。
在2019年的社会调查中,在白领对于夜间娱乐休闲的看法中,释放压力和享受生活分别为72.6%和58%,社交途径占比为32.7%。可见,夜生活为白领们缓解工作压力、满足生活需求,维护关系和提升自我打开了新的窗口,解锁了更多可能性。¹
“其实也没有那么爱喝酒”,小明在北京混迹金融行业两年,难得空闲的单休通常会和校友、同事好友们在工体放纵一晚,“但是和朋友们一起简简单单蹦个迪确实是一周的盼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夜店能尽快开门儿了”。在如今夜店从朝阳关到五道口的大环境下,小明圈子的周末聚会也从蹦迪喝酒变成了飞盘后聚餐。“虽然酒是一点儿没少喝”,小明代表了很多人相同的无奈,“没想到去不了夜店,在家无聊的反而喝的更多更频繁,也有对未来感到很不安的原因。压力找不到出口了吧”。看着有身在国企的朋友因为之前工体疫情被隔离、甚至被同事们因为“连累了大家居家办公而被歧视”,小明表示,也只能安慰自己,还算幸运。*
飞盘、腰旗橄榄球等门槛较低的运动在大家对于外出社交的渴望中热度直线攀升。
数据显示,自2019年世界范围内受到疫情影响开始,全球实体及演出收入,由2019年的526亿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199亿美元,在2021年回升到278亿美元。线上娱乐则一路飙升,从2019年的455亿美元到2021年的719亿美元,市场占比在2021年达到了72%。² 因为疫情,大家的居家时间骤增,娱乐方式转变趋于静止,观看影片、玩游戏变为了无奈之选,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的减少,对身心健康都是显然不利的。
一次次的隔离、封闭、对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担忧,让人们与曾经平稳的生活节奏渐行渐远。英国的科普作者Johann Eduard Hari,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在探寻抑郁症成因的过程中发现,生活方式才是最容易引发抑郁的因素,比如孤独、社会边缘、很少接触大自然等。³ 在工体上班的小六,经历了20多天的集中隔离之后,活泼多话的他重新出现在聚会之中显得沉默寡言。面对朋友们的关心,他也显得很不知所措,他说,我只是好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突然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了。*
小六和朋友们经历了最长达1个月的隔离生活。
大家变得越来越不敢出门,朋友们越来越难聚齐,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错究竟在谁?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在工体最近一次封闭引起的群众情绪之中便可窥见,对生活的无奈、不快、甚至是愤怒,总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最不幸的便是那一只替罪的羔羊。
夜生活经济停滞,
对于个人和城市的影响有多大?
据了解,大量夜店从业者因为工资拖欠和停工,转向其他门槛较低的行业做临时工或是改变工作地点获取一些不稳定收入勉强度日; 情况较差的,只能靠网贷度日,债台高筑引发的“以贷养贷”,也只是暂时性欺骗自己维持生活的下策。⁴
某夜店拖欠员工工资,遭讨薪。
伴随着夜店从业者和夜间餐饮从业者们痛苦的呼声,夜生活经济停滞对于城市带来的重创更是不可忽视。
夜经济一般指当日晚6点至次日早6点的消费活动。
夜间经济的业态从聚会场所、餐饮和酒吧慢慢延伸到更多消费体验的种类,比如购物、电影、书店、剧场等文化艺术体验类,甚至还有体育比赛、健身等等。夜间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业态的经营模式,带动了酒保、清洁工人、保安、服务生等其他夜间工作的职位需求。⁵
夜间经济消费不仅有助于拉动本地居民的内需,还能延长外地游客、商务办公者等的留存时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如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已经将其夜间经济发展打造为一项文化地标。中国方面,线上及线下的夜间消费需求逐渐丰富,夜间消费比例约占总体零售消费的六成,是拉动中国内需的重要抓手。⁵
美国纽约市夜生活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为提供196000个工作岗位、62亿美元的工资和191亿美元的经济产出。1300多个夜生活利益相关方参加了调查, 83名业主和经营者分别来自餐馆(69%)、酒吧(60%)和舞蹈俱乐部(24%)等其他类型的场所。⁶
资料显示,英国于1995年便将夜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并以此在2014年至2016年间创造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2017年伦敦夜间经济创收占全英国总税收的6%。据2020年滴滴出行数据,三里屯商圈在全国夜生活吸引力排行中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京基百纳广场。不过,就在不久前,涉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的爆发,让三里屯夜经济不得不按下暂缓键。截至6月17日,三里屯700余户餐饮企业全部暂停堂食,74家酒吧关停,52家文化及体育类培训机构暂停营业,12家棋牌室关停,11家足疗洗浴关停,67家文化娱乐场所关停,123家非保供类七小门店暂停营业,230余户美容美发门店暂停营业。⁷
全球的酒吧、夜店、夜生活餐饮,这些夜生活文化是受到世界范围不同政策限制、隔离、宵禁影响最严重的;在本地、国家、国际范围,夜生活从业者形成了新的组织或游说团体,试图推动经济补助、发布场馆改造、并争取在生活层面上能走出家门的更宽松的政策。⁸
Printworks —— 伦敦一家可容纳 6000 人的超级电子音乐俱乐部将永久关闭。
报告显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伦敦已经失去了近四分之一的夜店。伦敦夜生活行业担心会失去其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俱乐部之都的声誉。
然而,在北京近两年断断续续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在骤降的收入、高额的房租、岌岌可危的资金链等各方面压力下不少餐饮、酒吧已然支撑不住。有些因为漫长的禁止堂食,有的因为房租租约无法调整,像是内山咖啡店、立吞街、Baristar、The Black Moth、Moonshine等等都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⁹
内山咖啡店
The Black Moth
Baristar
夜店方面,甚至没有餐饮能通过外卖自救的一丝希望,在过去两年间,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和演出场地因疫情被迫停业。在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城市之一的上海,有的夜店(如 Elevator)采取众筹形式渡过难关,有的(如 Arkham )则宣布直接关停,包括在上海最重要的地下电子音乐俱乐部之一,44KW,彻底消失在 158 。¹⁰ 曾摘下“世界最佳餐厅酒吧”称号,并保持着“中国大陆最佳酒吧”的头衔的Sober Company, 从3月12日暂停营业以来,到6月的所谓开放外带服务,无法开放堂食的100天,营业收入骤减,在各方面的资金压力下,Sober Company 最终也选择无奈关店。¹¹ 对标北京,我们只希望这片土地孵化出的夜生活品牌和孕育出的快乐,能够侥幸坚持住,不要消失在这股洪流中。
从2017年开业至今的Sober Company在压力之下只能选择及时止损。
44KW Shanghai因三个月的闭店不堪重负,无奈向朋友们道别。
还有许许多多依靠夜生活经济所创造出的岗位养家糊口的人们,TA们的面孔多种多样,服务员、调酒师、销售、清洁工、保安、设计、新媒体、策划、经理、厨师……伴随着夜生活经济的停滞,又该去向何方?
环境受阻,
文化艺术该如何前行?
“现在也只能在家做做歌儿了,店不开,很难接到演出。但是光做歌挣不到什么钱,这一两个月过的很拮据,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继续了。” 某知名Club的DJ发出的感慨,使得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现状的一角。 *
艺术家和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这些作为行业生产力的条件,使得他们可以沉浸于创造力之中,也是依赖于生活环境的。¹² 一个开放而包容性强的生活环境是文化创作与社会进步的土壤。换言之,当生活条件下降,整体生存环境趋于闭塞,定会阻碍甚至带来文化艺术的倒退。
失业状态下,曾经大夜店的台柱子不得已学着开起直播,表演PK,试图对抗零收入的局面。类似地,曾经作为Hiphop店驻场DJ说着永远不会打Bounce的DJ,也只能接受现实,为了增加些收入开始对各种私人派对的活来者不拒,“现在起码能赚钱就是好的,虽然不能放Hiphop真的很痛苦。烦躁是经常,也会心累,演出都演不了没心情好好排Set,但是技术还会坚持练”。 *
失去许多机会的音乐人们仍然努力维系着对于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音乐文化与艺术所受的影响更是远远不止夜店方面包括的层面,整个娱乐体系,以演出和音乐节为主,也都被屡次的延期、叫停拖向麻木。在疫情的大范围影响下,不同规模的演出数量骤减,整个娱乐产业从艺人演出方的创作与演出、背后的经济公司、场地方,以及像旅游、酒店等本应随之带动的其他行业都在经历严峻的考验。
据知名票务平台小夫有票称,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很多的大型活动取消,不光是票务平台,各行业如果资金储备不足,一旦出现资金流断裂,很可能就垮掉了。⁴ 然而,如此大规模、长时间且反复的停工对于各行业都是始料未及的,尤其对于没有其他创收途径的个体,资金的消耗在一两个月期间早已到达了极限。
随着个人到整个行业的收入急剧缩水,维持基本的生存和运营变成最基础而最严峻的问题,创作好的内容和产品变得难上加难,保护住原有的根基已是不易。
在疫情的考验下,还有多少娱乐品牌、平台、行业相关的个人,能熬过这漫长的寒冬?
我们也只能期待,黎明将近,曙光一定会出现。那些还未能被回答的问题,也会迎来答案。
当北京的夜生活暂停,
我们不会止步不前
PH®作为街头文化俱乐部的行业引领者,一直致力于推广具有东方属性、本土特色的街头文化,集结各路热爱并从事Hiphop事业的精英,用最纯正真实的态度创造最佳玩乐体验。我们相信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不局限的视野才能将钟情的信仰和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在受疫情影响不得不暂停店内营业时,PH®也从未放弃将充满能量的Hiphop Vibe注入更多场景。我们联手了运动品牌、市集品牌、露营品牌等,做出一个个再次让家人们可以“玩儿”和“聚”的线上及线下活动。
疫情的暂停,给了我们时间去向更远的地方展望,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在暂缓的步调中,留出空间和余裕给我们调整前进的方向。现在,就是时机,联合更多有识之士,好玩儿、会玩儿、和我们一样有灵魂、有信仰、有样儿的人,开辟PH®的更多可能性。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成都,PH®的下一站会在哪里,这一定是个令人期待的答案。
* 文中案例均为真实故事,采用化名。
资料引用:
⒈ 智联招聘, (2019). 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 199IT数据, 2019年9月16日.
⒉ MPA, (2021). 2021年全球家庭&娱乐市场报告. 199IT数据, 2022年3月18日.
⒊ Johann Hari, (2019). This Could Be Why You Are Depressed or Anxious. Youtube. 11 Oct. 2019.
⒋ JK, (2022). 疫情之下,夜店零收入人员10000+例. JK玩乐指南, 2022年3月30日.
⒌ 艾媒咨询, (2019). 2019-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产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艾媒报告, 2019年8月12日.
⒍ NYC Media, (2019). 2019纽约夜生活经济报告.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9年7月13日.
⒎ 邢灿, (2022). 大城市如何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6月20日. 第 03 版.
⒏ Denis, Jean-Louis, et al. “Nightlife in a Pandemic.” Pandemic Societies, Published by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Katharine A. Pearson Chair in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Policy, McGill University, and Health-Hub: Politics, Organizations, and Law,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Montreal, 2021, pp. 9–29.
⒐ 大口君, (2022). 三里屯周边餐厅倒闭实录. 一大口美食榜. 2022年7月1日.
⒑ BIE别的, (2022). 我们拍下44KW的最后一日. BIE别的. 2022年7月6日.
⒒ SoberCompany, (2022). 再见了,雁荡路99号 | Sober Company 关店公告. SoberCompany. 2022年6月23日.
⒓ Bader, Ingo, and Albert Scharenberg. “The Sound of Berlin.” The Berlin Reader, 2013, pp. 239–260., https://doi.org/10.1515/transcript.9783839424780.239.
评论(0)